
優勢行業
解決方案
1. 搭建CU+EU的組織模式,CU主戰,劃分經營責任田;EU主建,搭建技術資源池
CU是企業的作戰單元,具備所在經營責任田的經營指揮權,承擔經營責任和經營目標,進行市場和技術資源的整合,維持企業與客戶間的緊密關系。CU基于具體的市場場景(例如客戶群體、產品/業務類別、市場區域)劃分,CU長就是小CEO,通過CU落實經營責任與目標到一線團隊,激發前線人才經營動力,同時帶來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EU是能力建設服務團隊,著重是“賦能”,是圍繞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建立的集中復用的技術資源池,主要進行滿足客戶需求的共性核心技術創新,進行高效專業的技術服務,人員可基于需求進入CU進行貼近進行銷售支撐服務,參與客戶服務專項項目,一方面獲取客戶需求信息促進創新,另一方面保障技術創新滿足客戶需求。
2.構建三元薪酬模式,崗位工資“重保障”、績效工資“向后看”、激勵薪酬“向前看”的薪酬模式
組織層面,借助“創享”激勵,分享外部經營成果。按照產品線組建經營單元,劃分組織功能,共同從經營指標中分享收益,建立銷售與研發聯動激勵模式:一方面,引導研發人員關注外部市場需求,提升產品力;另一方面,研發人員可獲得產品上市后的遞延收益,吸引、保留關鍵人才。不同的業務發展階段,應匹配針對性的激勵機制?;瘶I務作為主要利潤來源,發展重點在于降本增效,可采用超額利潤分享激勵;孵化期業務處于探索階段,需要緊抓市場機會,鼓勵內部創新,可采用“持股跟投+利益分享”的方式,導向產品快速孵化。
個人層面,第三元激勵薪酬實現分配與職級脫鉤,關聯個人實際角色價值貢獻。通過角色管理與激勵薪酬的聯動,破解現有體系下的僵化與局限。在三元薪酬體系下,人員的崗位與績效工資依據職級發放,激勵薪酬可配合兩類角色化管理設置。一是管理者的角色化管理,其激勵薪酬基于特定場景下的角色價值確定;二是員工角色化管理,其激勵薪酬基于在項目、產品、能力建設方面的角色貢獻決定,極大提升人員主觀能動性,實現個人與組織的雙贏。同時,不同角色層級可設置重疊的獎金分配區間,一定程度上拉開不同貢獻度員工的獎金差距。
3.設計差異化的科研評價與考核機制,針對基礎研究類科技人才、應用研究及技術開發類科技人才、技能操作類科技人才,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重視科技成果的原創價值和經營價值
4、建立人才流動循環機制,拓寬人才生態流轉途徑,多渠道吸引潛力拔尖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建立雙向交流機制,依托聯合實驗室、共建實體、技術合作等方式,拓展借聘、掛職、聯合項目組等多種渠道方式,建立與高校、科研機構、政府機構等全球“朋友圈”等生態伙伴之間的人才交流機制。
建立精準高效的人才選拔機制,針對校招人才,選拔圈定拔尖學生,建立企業“校園大使”,持續緊密的保持與在校學生的溝通聯絡,擴大企業人才品牌形象,建立校園招聘的Special Offer機制;針對社招人才,建立招聘“綠色通道”,暢通引才通道,高效引才,同時可實施柔性靈活的人才雙聘模式,靈活引才。
建立內部人才循環機制,打破部門邊界,推動人才內部流動,激活知識沉淀、專業沉淀、人才沉淀,強制一定比例“兩端”(績優與績差)人才流轉,調動后首次績效達標的員工,對調出部所提供一定獎勵。
5、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效益共創,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中長期激勵最主要的特點是“共創共享共擔”,“增值”激勵強調現在的價值共創,未來的共享共擔;“反哺”激勵強調與其他職能人員共創市場業績,共享共擔。中長期激勵一般可分為股權型激勵、現金型激勵和創新型激勵三類。股權型激勵主要包括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等,現金型激勵主要包括任期激勵收入、崗位分紅、項目分紅、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激勵、利潤分享等,創新型激勵主要包括項目跟投、合伙人機制等。
如果您對本產品感興趣,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會有專門的顧問聯系您。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