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出版物
【佐佑國企改革專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中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到底怎么做?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0-11-18
【概要描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明確了各大國企需要在2022年前完成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已從2020年初雙百企業的范圍覆蓋到所有國企。
【佐佑國企改革專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中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到底怎么做?
【概要描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明確了各大國企需要在2022年前完成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已從2020年初雙百企業的范圍覆蓋到所有國企。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0-11-18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明確了各大國企需要在2022年前完成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已從2020年初雙百企業的范圍覆蓋到所有國企。
最近,在和多個客戶的交流中發現,大家在準備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時都會有以下幾個疑問:
-
我們的經理層已經實行了三年任期制,同時也規定了不能連任的屆數,這和“任期制和契約化”中的任期制管理有什么區別?
-
目前股東/董事會針對企業負責人以及經理層都有考核,不僅有經營業績考核、也有綜合評估,這和“任期制和契約化”中的績效考核要求有什么區別?
-
已經對經理層設置了將績效年薪留存與任期掛鉤的任期激勵,這和“任期制和契約化”中的任期激勵有什么區別?
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先要回答《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和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是什么關系?
從國有企業改革的整體脈絡來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是未來三年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目標都是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根據實操性的落地舉措,有了更明確的路徑部署、時間要求、更明晰的行動要求(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
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任期制為要求,以契約化為保障,破除過去以干部身份作為管理基礎而導致的職務鐵交椅的問題。一是有了明確的任期時限以及年度及任期的經營目標要求,二是要硬性考核,并與干部任免及薪酬剛性兌現。
按照干部管理的方式,經理層的上任不論是組織任命還是市場化競聘,最終都是以任命文件的形式明確其職務以及任期,但是并不明確其職務應有的職責、權限以及所應當完成的目標,目標更多是以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的形式來呈現,但其最終的考核結果一般局限應用于年度薪酬以及任期激勵的兌現,并沒有應用于經理層的任免。除了重大的違規違紀之外,經理層的任免依據無從說起。
結合以上內容,目前推行的任期制和契約化與以往從本質上和目的上來說是一致的,重要的是有了更進一步達到實效的更具體更深入的操作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崗位管理,不是身份管理。
“崗位管理“是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基礎。過去,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理層而言,其最重要的兩個標簽就是”干部“和”級別“,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個人級別和所在崗位雜糅的情況,例如正處級的公司正職、副處級的公司正職、甚至還有正科級的公司正職,而干部管理中更多的是基于其”級別“的管理,薪酬、晉升等都是基于“干部”身份的。在本次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要在崗位聘任書中明確聘任職位、任期期限、職權與義務、業績目標、薪酬待遇、退出規定、任期結束后續聘、責任追求等,以作為董事會(上級股東/上級黨委)對經理層崗位考核的標準,作為任期聘任及退出的依據,真正實現契約化管理。
其次,是精準考核,不是籠統評估。
這一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針對于考核指標的設計,二是針對于副職考核。從考核指標設計本身來看,在本次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要基于戰略績效設計任期考核指標,任期考核指標不能等同于年度考核的疊加,結果不能直接取年度考核的平均值;同時,考核指標的設計要分類且精準,一定要突出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關注主業突出、對標發展、補齊短板等。從副職考核來看,過往不論是副職掛鉤正職績效,還是副職獎金包分配,更多是基于副總經理之間的相互比較,是基于“人”的比較,而不是基于崗位的考核。在本次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需要明確副職崗位的目標及考核指標,同時要采取機制性的措施保障落實副職考核。
最后,是剛性兌現,不是選擇應用。
在本次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明確提出了必須將考核結果剛性兌現,一方面兌現于薪酬,這點在很多企業中也基本上做到了,只不過是掛鉤力度有一定的差異性,本次要實現全部薪酬與考核的完全掛鉤;另一方面兌現于聘任與退出,《操作指引》中明確規定出了考核不合格退出的各種情形,且任期考核結果合格也不能作為續聘的直接因素。
新一輪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與近幾年推行的國企改革思路一脈相承,不是對以往改革的顛覆,也不是以往改革的補充,而是更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