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出版物
新冠肆虐,全球撕裂。
從企業組織的角度看,一大批企業倒地而亡,另一些企業正在開始轉型求變。疫情以突發特異的狀態出現,但拉長時空來看,危機中蘊含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對企業個體,也生成著新的組織生態,或許也埋藏著草灰蛇線的組織存亡規律。
歷史是現實的鏡像,現實是正在發生的未來。
組織發展的四個階梯
科技無疑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三次工業革命催生了現代企業組織的發展。此次疫情不僅會加速技術進步,更會深刻改變技術的應用場景,并影響企業組織之間的協作關系。我們隱約看到,這種變化并非無序,而是順著一條脈絡拾級而上。
1
技術,促進組織能力封裝
機器人、信息網絡、大數據及AI等的大量應用,不僅提升了效率,也深刻改變了協作方式與運行方式。機器人的使用,要改變生產流程與布局;數據及AI,要首先進行基礎信息和流程的規范整理。
疫情會加速這一進程。遠程教育改變了教學方式,遠程辦公會倒逼開會討論的結構化,剔除一些似是而非的低下討論;無數企業線上進程的加快,也推動了信息化軟件、云計算等行業的井噴。
企業發展,必定需要對自身企業運作中所需能力進行歸類、分層、標準化,放入“黑盒子”封裝起來,將這些可標準化的“黑盒子”工作交給機器,將人力成本更多地投入到高端人才中。近年來“中臺組織”的概念提出,正是組織能力封裝以迎接更大開放性的表現。無法實現能力封裝的企業,要么重復發明輪子,像西西弗斯般受盡折磨;要么失去了與社會大生態對接的可能性,封閉僵化。
2
巨頭企業,往底層基礎設施下沉
在能力封裝的前提下,一些能力超凡的巨型企業利用自身的規模性和內在能力,扮演起“底層能力構建者”的角色,利用自身能力不斷精進底層技術,搭建底層生態平臺,為中小企業輸出“基礎能力”。
以BAT為代表的巨頭嗅覺靈敏,早早入局開始這種高級的玩法——進行底層技術的優化和邏輯整合,從面向終端的軟件服務轉向初始端底層技術的輸出。
近10多年來,我們看到阿里、騰訊、美團、字節跳動提供了虛擬場所、支付條件、算法工具、數據支撐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巨頭平臺企業+中小企業的菌落社區,深刻影響了社會生態。
不只是互聯網高科技領域,所謂的傳統產業領域也在發生著類似的情形。例如海底撈向其他火鍋餐飲企業售賣底料、提供供應鏈及SaaS軟件服務,3M、博世以及日本高科技制造企業的轉型,紛紛轉向底層、上游,以不可或缺的底層供應商的身份,避開了更加多變的終端市場競爭,影響著整個產業。
這種打破一切壁壘的生態平臺打造方法,為新入行者建設好了行業“基礎設施”,新入行者只需要在平臺上進行建設,創業的門檻降低了,“萬眾創業”的時代將會降臨。
當然,歷史并未終結。平臺基礎設施型企業,并非誰都能做的,也并非一勞永逸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無法擁有上帝視角。
3
組織模式,走向去中心化的自組織
能力封裝,平臺設施,再加上強調個體意識的90后、00后群體進入社會,不一定再接受原有固定化、規范化的組織管理,對傳統的擁有中心和明確科層組織的依賴度將越來越低。
而擁有“非階級化”、“平等主義”或“對等網絡”的自組織成為新一代熱門組織形態——一群地位平等的“個體”依靠共同目標或價值取向自發組成的組織,內部管理主要靠個體的自我驅動。對于企業而言,員工與企業不再是雇傭關系,而是平等的合作關系,以共同的理念、目標聯合發展,共生共存。
由于對單一組織依賴程度的降低,人類可以根據自身的不同標簽,加入到對應的自組織中,也就擁有了多重身份,就是現在所說的“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科技進步的體現,是人類擺脫重復性勞動的束縛和組織機構的限制,追求個體意識和釋放天性的必然結果。
去中心化的自組織模式,可能是組織管理領域近20年來最確定的趨勢了。華為的鐵三角、海爾的人單合一、京瓷的阿米巴已經廣為人知;即使在公共管理領域,在疫情的緊急時刻,各大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自組織,在明確的目標與暢通的信息機制下,大大改寫了公益救助的模式歷史,并與科層制下的體制公益管理形成了巨大反差。
去中心化的自組織模式,天然會呼喚合伙人、組織裂變、化小作戰單元、項目制等、股權激勵等相應的內部管理機制,將“一個封閉的科層組織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創業平臺,從一個有圍墻的花園變為萬千物種自演進的生態系統”。
4
人的角色,藝術家與企業家精神的深層喚醒
“能力封裝,基礎設施,自組織”的背景下,似乎一切朝著結構化、數據化、工具化的冷冰冰的方向大步邁進,人和管理該何以自處?“人”的價值是什么?
像藝術家一樣去挖掘呈現美好感性的事物,更加敏銳地感知關照人的需求,關注人與場景的鏈接,將工匠精神內化,追求高品質,持續創新,以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企業家精神正當其時。未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理解和創造“知識”的能力、創新地連接信息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更加可貴且不可或缺。這種創造性工作的能力正是未來組織開放邊界、打掉科層、去中心化后所要求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家精神”,這也是“人”的不可取代性,是人的最終“源代碼”。
組織管理,勢必會放下身段,以激發代替控制,充分發揮知識工作者的自主性,成就每個人成為藝術家、企業家。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