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出版物
規?;瘜r牧企業的新挑戰 | 系列一:農牧產品屬性的變化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2-07-06
【概要描述】今年2月中旬,各大上市豬企披露了1月份的出欄量,12家上市豬企在1月份總的出欄數量超過1030萬頭。根據已經公布2022年出欄目標的8家上市豬企數據統計,這8家公司2022年總的出欄目標超過1億頭,而僅牧原一家就超過5000萬頭。?猶記得2018年,新希望提出五年實現7000萬生豬出欄的戰略目標,時至今日,這個目標因為新希望養豬業務的挫敗而被很多人視為笑談。從2019年算起,到2023年底滿五年,看這兩年的發展節奏,出現一家年出欄過7000萬頭的豬企很可能成真,即便是非瘟、新冠、消費不振和行情低迷也阻擋不了這個趨勢。?新希望提出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目標不一定是他去實現,但養殖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是必然的,這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樣的規律也作用在其他畜禽的養殖和飼料、農產品加工、作物種植等傳統的農牧業領域,從傳統分散的第一產業向集中規?;牡诙a業升級,這個行業的巨變正在發生。?(數據來源: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年報)??規?;闹苯訕藴示褪菙盗?,量變帶來質變,量大到一定程度,企業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企業。規?;钠髽I越來越多,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行業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行業。農牧企業的規?;l展要求我們必須打破原來的思維,認真思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農牧產品屬性發生了變化?農牧企業的產出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核心要求是穩定,標準化與規?;噍o相成。?雖然我們把糧、油、肉、蛋、奶都稱為農產品,實際上吃進我們肚子里的大部分都是工業產品。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效率太低,滿足不了溫飽的需要,也不易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進化到工業模式就是必然。所以,農牧企業提供的產品應該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標準化的核心要求是穩定,品質、規格、效率的可控。香港的豬肉都是由內地供應的,其品質要求高于內地,有明確的標準,內地的幾家供應商都是規?;B殖企業。這些企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流程自主管理,自繁自育,按照高標準進行養殖,少量不達標的轉為向內地銷售,另一種是委托農戶代養,從農戶那里挑選品質好的供給香港。顯而易見,前一種做法一定占據了絕對主導,后一種只能作為偶爾的補充。因為供港豬肉價格遠高于內地,穩定的保證供應就能讓企業源源不斷的獲利,這是消費端市場倒逼出來的。推而廣之,誰不愿意有個穩定、可靠的供貨來源呢?散戶做不到,規?;钠髽I能做到,其問題的表現是數量,而核心是穩定的標準化。?規?;c標準化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標準化讓真正意義上的規?;蔀榭赡?,在標準化基礎上實現的規?;筒辉偈呛唵蔚臄祿雍?。實現標準化絕非易事,我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麥當勞味道沒有差別,而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老鄉雞味道差別就很大,縱然老鄉雞已經是中式快餐連鎖的標桿企業了。所以,我們要以工業原材料的視角去看農牧企業的產品,擺脫手工作坊模式,這也是為什么行業里都很重視數字化、智能化,在具體的作業層面電腦和機器比人可靠。而實現標準化也離不開規?;?。如果一家年產量1萬噸的飼料廠同時生產著100個SKU,標準化必然實現不了,大家都會覺得為了標準化而做的大量工作是不值得的。因此,我們也不提倡刻意追求標準化,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階段來把握其中的平衡。?企業規模的做大不是躍遷式的,從幾個億、十幾億到幾十億、上百億,是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與之相對應,標準化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總有一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晚做不如早做,而早做需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決心。一位農牧企業的總裁在跟我們討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時候,回憶起了當年他在飼料廠當廠長的歲月,那時他負責的飼料廠在整個集團里面經營狀況最好,管理也最精細,他會親自編寫品管教材給大家授課,還親自設計培訓的考題。后來他調離了那家飼料廠,管理方式隨著新來的廠長做了改變,培訓資料也找不到了。他很遺憾的講,如果把當初他的那套管理方法推廣到各個飼料廠,可能今天面對的眾多成本、質量、交付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但當時大家都沒有能力建設和知識沉淀的意識,現在再解決起來就要大費周章了。?規模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有些問題不會浮出水面,而我們多數時候是看到了問題再去采取行動的。在一些最關鍵的問題上,行動要趕在問題暴露之前,山未到而路已開好。對于正在走向規?;霓r牧企業,標準化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系列預告●●系列一:農牧產品屬性的變化系列二:整個農牧產業面臨升級系列三:投資邏輯從短變長系列四: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上)系列五: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下)
規?;瘜r牧企業的新挑戰 | 系列一:農牧產品屬性的變化
【概要描述】今年2月中旬,各大上市豬企披露了1月份的出欄量,12家上市豬企在1月份總的出欄數量超過1030萬頭。根據已經公布2022年出欄目標的8家上市豬企數據統計,這8家公司2022年總的出欄目標超過1億頭,而僅牧原一家就超過5000萬頭。?猶記得2018年,新希望提出五年實現7000萬生豬出欄的戰略目標,時至今日,這個目標因為新希望養豬業務的挫敗而被很多人視為笑談。從2019年算起,到2023年底滿五年,看這兩年的發展節奏,出現一家年出欄過7000萬頭的豬企很可能成真,即便是非瘟、新冠、消費不振和行情低迷也阻擋不了這個趨勢。?新希望提出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目標不一定是他去實現,但養殖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是必然的,這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樣的規律也作用在其他畜禽的養殖和飼料、農產品加工、作物種植等傳統的農牧業領域,從傳統分散的第一產業向集中規?;牡诙a業升級,這個行業的巨變正在發生。?(數據來源: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年報)??規?;闹苯訕藴示褪菙盗?,量變帶來質變,量大到一定程度,企業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企業。規?;钠髽I越來越多,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行業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行業。農牧企業的規?;l展要求我們必須打破原來的思維,認真思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農牧產品屬性發生了變化?農牧企業的產出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核心要求是穩定,標準化與規?;噍o相成。?雖然我們把糧、油、肉、蛋、奶都稱為農產品,實際上吃進我們肚子里的大部分都是工業產品。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效率太低,滿足不了溫飽的需要,也不易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進化到工業模式就是必然。所以,農牧企業提供的產品應該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標準化的核心要求是穩定,品質、規格、效率的可控。香港的豬肉都是由內地供應的,其品質要求高于內地,有明確的標準,內地的幾家供應商都是規?;B殖企業。這些企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流程自主管理,自繁自育,按照高標準進行養殖,少量不達標的轉為向內地銷售,另一種是委托農戶代養,從農戶那里挑選品質好的供給香港。顯而易見,前一種做法一定占據了絕對主導,后一種只能作為偶爾的補充。因為供港豬肉價格遠高于內地,穩定的保證供應就能讓企業源源不斷的獲利,這是消費端市場倒逼出來的。推而廣之,誰不愿意有個穩定、可靠的供貨來源呢?散戶做不到,規?;钠髽I能做到,其問題的表現是數量,而核心是穩定的標準化。?規?;c標準化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標準化讓真正意義上的規?;蔀榭赡?,在標準化基礎上實現的規?;筒辉偈呛唵蔚臄祿雍?。實現標準化絕非易事,我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麥當勞味道沒有差別,而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老鄉雞味道差別就很大,縱然老鄉雞已經是中式快餐連鎖的標桿企業了。所以,我們要以工業原材料的視角去看農牧企業的產品,擺脫手工作坊模式,這也是為什么行業里都很重視數字化、智能化,在具體的作業層面電腦和機器比人可靠。而實現標準化也離不開規?;?。如果一家年產量1萬噸的飼料廠同時生產著100個SKU,標準化必然實現不了,大家都會覺得為了標準化而做的大量工作是不值得的。因此,我們也不提倡刻意追求標準化,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階段來把握其中的平衡。?企業規模的做大不是躍遷式的,從幾個億、十幾億到幾十億、上百億,是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與之相對應,標準化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總有一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晚做不如早做,而早做需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決心。一位農牧企業的總裁在跟我們討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時候,回憶起了當年他在飼料廠當廠長的歲月,那時他負責的飼料廠在整個集團里面經營狀況最好,管理也最精細,他會親自編寫品管教材給大家授課,還親自設計培訓的考題。后來他調離了那家飼料廠,管理方式隨著新來的廠長做了改變,培訓資料也找不到了。他很遺憾的講,如果把當初他的那套管理方法推廣到各個飼料廠,可能今天面對的眾多成本、質量、交付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但當時大家都沒有能力建設和知識沉淀的意識,現在再解決起來就要大費周章了。?規模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有些問題不會浮出水面,而我們多數時候是看到了問題再去采取行動的。在一些最關鍵的問題上,行動要趕在問題暴露之前,山未到而路已開好。對于正在走向規?;霓r牧企業,標準化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系列預告●●系列一:農牧產品屬性的變化系列二:整個農牧產業面臨升級系列三:投資邏輯從短變長系列四: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上)系列五: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下)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2-07-06
今年2月中旬,各大上市豬企披露了1月份的出欄量,12家上市豬企在1月份總的出欄數量超過1030萬頭。根據已經公布2022年出欄目標的8家上市豬企數據統計,這8家公司2022年總的出欄目標超過1億頭,而僅牧原一家就超過5000萬頭。
猶記得2018年,新希望提出五年實現7000萬生豬出欄的戰略目標,時至今日,這個目標因為新希望養豬業務的挫敗而被很多人視為笑談。從2019年算起,到2023年底滿五年,看這兩年的發展節奏,出現一家年出欄過7000萬頭的豬企很可能成真,即便是非瘟、新冠、消費不振和行情低迷也阻擋不了這個趨勢。
新希望提出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目標不一定是他去實現,但養殖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是必然的,這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樣的規律也作用在其他畜禽的養殖和飼料、農產品加工、作物種植等傳統的農牧業領域,從傳統分散的第一產業向集中規?;牡诙a業升級,這個行業的巨變正在發生。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業績快報)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年報)
規?;闹苯訕藴示褪菙盗?,量變帶來質變,量大到一定程度,企業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企業。規?;钠髽I越來越多,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行業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行業。農牧企業的規?;l展要求我們必須打破原來的思維,認真思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農牧產品屬性發生了變化
農牧企業的產出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核心要求是穩定,標準化與規?;噍o相成。
雖然我們把糧、油、肉、蛋、奶都稱為農產品,實際上吃進我們肚子里的大部分都是工業產品。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效率太低,滿足不了溫飽的需要,也不易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進化到工業模式就是必然。所以,農牧企業提供的產品應該是標準化的工業原料。
標準化的核心要求是穩定,品質、規格、效率的可控。香港的豬肉都是由內地供應的,其品質要求高于內地,有明確的標準,內地的幾家供應商都是規?;B殖企業。這些企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流程自主管理,自繁自育,按照高標準進行養殖,少量不達標的轉為向內地銷售,另一種是委托農戶代養,從農戶那里挑選品質好的供給香港。顯而易見,前一種做法一定占據了絕對主導,后一種只能作為偶爾的補充。因為供港豬肉價格遠高于內地,穩定的保證供應就能讓企業源源不斷的獲利,這是消費端市場倒逼出來的。推而廣之,誰不愿意有個穩定、可靠的供貨來源呢?散戶做不到,規?;钠髽I能做到,其問題的表現是數量,而核心是穩定的標準化。
規?;c標準化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標準化讓真正意義上的規?;蔀榭赡?,在標準化基礎上實現的規?;筒辉偈呛唵蔚臄祿雍?。實現標準化絕非易事,我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麥當勞味道沒有差別,而在北京和南京吃到的老鄉雞味道差別就很大,縱然老鄉雞已經是中式快餐連鎖的標桿企業了。所以,我們要以工業原材料的視角去看農牧企業的產品,擺脫手工作坊模式,這也是為什么行業里都很重視數字化、智能化,在具體的作業層面電腦和機器比人可靠。而實現標準化也離不開規?;?。如果一家年產量1萬噸的飼料廠同時生產著100個SKU,標準化必然實現不了,大家都會覺得為了標準化而做的大量工作是不值得的。因此,我們也不提倡刻意追求標準化,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階段來把握其中的平衡。
企業規模的做大不是躍遷式的,從幾個億、十幾億到幾十億、上百億,是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與之相對應,標準化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總有一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晚做不如早做,而早做需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決心。一位農牧企業的總裁在跟我們討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時候,回憶起了當年他在飼料廠當廠長的歲月,那時他負責的飼料廠在整個集團里面經營狀況最好,管理也最精細,他會親自編寫品管教材給大家授課,還親自設計培訓的考題。后來他調離了那家飼料廠,管理方式隨著新來的廠長做了改變,培訓資料也找不到了。他很遺憾的講,如果把當初他的那套管理方法推廣到各個飼料廠,可能今天面對的眾多成本、質量、交付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但當時大家都沒有能力建設和知識沉淀的意識,現在再解決起來就要大費周章了。
規模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有些問題不會浮出水面,而我們多數時候是看到了問題再去采取行動的。在一些最關鍵的問題上,行動要趕在問題暴露之前,山未到而路已開好。對于正在走向規?;霓r牧企業,標準化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
系列預告●●
系列一:農牧產品屬性的變化
系列二:整個農牧產業面臨升級
系列三:投資邏輯從短變長
系列四: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上)
系列五:組織運行的全面變革(下)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