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出版物
蛋企突圍之路:顛覆組織慣性,構建價值鏈硬實力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2-07-20
【概要描述】雞蛋,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據統計,中國人一年能吃掉4000億枚雞蛋。但就是這樣一個高達3000億規模的市場,至今都沒能出現一家百億龍頭企業。?小規模、大群體國內雞蛋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集中度低、小而散。作為初級農產品,雞蛋生產的技術壁壘很低,加上產品本身標準化程度低、保質期短、銷售半徑有限,導致養殖散戶多并且區域性明顯,行業CR10不足2%。有品類、無品牌“土雞蛋”“笨雞蛋”是中國人天然對雞
蛋企突圍之路:顛覆組織慣性,構建價值鏈硬實力
【概要描述】雞蛋,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據統計,中國人一年能吃掉4000億枚雞蛋。但就是這樣一個高達3000億規模的市場,至今都沒能出現一家百億龍頭企業。?小規模、大群體國內雞蛋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集中度低、小而散。作為初級農產品,雞蛋生產的技術壁壘很低,加上產品本身標準化程度低、保質期短、銷售半徑有限,導致養殖散戶多并且區域性明顯,行業CR10不足2%。有品類、無品牌“土雞蛋”“笨雞蛋”是中國人天然對雞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2-07-20
雞蛋,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據統計,中國人一年能吃掉4000億枚雞蛋。但就是這樣一個高達3000億規模的市場,至今都沒能出現一家百億龍頭企業。
小規模、大群體
國內雞蛋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集中度低、小而散。作為初級農產品,雞蛋生產的技術壁壘很低,加上產品本身標準化程度低、保質期短、銷售半徑有限,導致養殖散戶多并且區域性明顯,行業CR10不足2%。
有品類、無品牌
“土雞蛋”“笨雞蛋”是中國人天然對雞蛋的品類區分,但也僅限于從完整性、大小、顏色、新鮮度等感官層面評價,產品本身的差異化不顯著。購買形式上,90%以散裝稱重方式出售,盒裝蛋、品牌蛋在下沉市場的占有率普遍偏低。
長鏈條、低利潤
傳統農產品銷售鏈路從養殖戶到消費者中間存在著層層批發商,雞蛋供應分散、銷售鏈路長,導致整個行業對價格的控制能力薄弱,農戶、批發商、商超等產業鏈各環節都處于低利潤狀態。
傳統行業模式的制約下,蛋企如何突圍?
品牌化、標準化,重塑行業慣性
雞蛋市場龐大、雜亂、無序,良莠不齊的產品背后意味著行業本身尚未建立起統一的規則。
初級階段,有包裝。歐美市場盒裝蛋占比近90%,而中國不足10%,因此每增加1%的盒裝蛋銷售就意味著30億的市場規模,且在新消費群體中,這種消費方式的轉變是不可逆的。
中級階段,有品牌。有包裝≠有品牌,消費者強認知、持續復購是品牌化的主要目標。品牌化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產品分級、品質穩定、消費場景化、營銷多元化等,如早期德青源、正大等品牌廠商。
高級階段,有標準。規?;髽I與零散養殖戶相比,在價格、靈活度等層面落于下風,但對于質量控制卻具有強競爭優勢。中國第一部雞蛋標準由德青源在2006年組織推出,這一“雞蛋身份證制度”顛覆了“三無”歷史,也讓德青源在眾多散裝蛋中樹立了品牌優勢。隨著市場升級,消費者對于產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黃天鵝的可生食雞蛋標準應運而生,這也就意味著雞蛋行業形成了從生產到養殖、檢驗管理、車間管理、銷售管理的全鏈條控制體系。
整合價值鏈,建立全產業鏈控制力
雞蛋作為生物性資產,保持品質一致性的難度很高,當雞蛋行業的標準逐漸從新鮮事物轉為約定俗成后,蛋企則必須要建立從雞苗、飼料、研發、生產到品牌建設、渠道運營的全鏈條標準化模式。
原料與生產端管控,是建立產品壁壘的關鍵。正大、德青源、圣迪樂村、黃天鵝等,無一不是從生產環節建立一體化模式,通過自建基地+工廠,把控前端到后端到消費者的整個過程。
強化組織協同機制,放大產業鏈價值
規?;l展的蛋企普遍采用一體化模式,構建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這也就要求在組織機制層面需要構建更強的業務協同與線路管控能力。
產、銷協同,在蛋企中更要關注的是產品特點與客戶需求的耦合度。一線要對市場、渠道、客戶、消費場景進行充分細分,明確對于產品本身的要求;生產端則要根據戰略市場決策,匹配標準、品質、規格等相符的產品。
產、供、銷協同,由于雞蛋本身的特點,供應鏈這一體系在業務運行中尤為重要。以銷定產、產銷區位匹配、壓縮過程環節等,要求產、供、銷三大體系內部必須有高效的信息流通、即時的數據更新和完善的運營體系。
改造終端營銷模式,匹配多元化零售渠道
雞蛋全產業鏈模式的最大特點在于,上游養殖環節屬于傳統生產領域,而下游銷售環節則更像快消品行業。
傳統雞蛋流通鏈路“流通初加工企業→批發市場→二三級批發商→大型商超、連鎖餐飲”環節多、損耗大、利潤低,在零售渠道多元化、細分化、線上化的背景下,蛋企勢必要對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轉型做出應對,重塑營銷端成為重中之重。
新消費模式下,雞蛋的渠道觸點不斷豐富:
? 全國性零售連鎖企業,如沃爾瑪、麥德龍、永輝、家樂福等;
? 電商渠道,如天貓、京東、抖音、自營小程序等;
? 社區團購、新零售,如盒馬、叮咚、每日優鮮等;
? 線下連鎖超市、便利店等;
? B端、G端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等。
用快消品的思路玩雞蛋終端,蛋企需要從組織和機制上推動新零售渠道與傳統線下渠道的融合。對于線上B2C業務、自營B2C平臺、O2O、社群+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等多元業務板塊,更要顛覆傳統思維,通過組建專門的“作戰團隊”撬動市場。
新零售對蛋企的終端營銷提出的最大要求是效率,這種效率體現在三個層面:
首先,組織靈敏度,包括組織對市場的敏感度和組織適應市場的效率。終端消費群體都是“善變”的,而企業要做的就是快速認識到變化并適應。諸如消費趨勢從鮮蛋到蛋品、購買習慣從線下到線上、消費主體從家庭到拼單等轉變,蛋企的決策機構就要準確把握住變動點,同時快速調整前端策略、作戰方式。
其次,客戶響應效率。新零售渠道與傳統渠道的策略大相徑庭,銷售不再是坐在辦公桌前等訂購單,而是要開始在各個細分渠道“搶市場”,這時候就要求終端銷售團隊針對渠道、客戶甚至消費場景進一步分解,制定專項的營銷服務方式,通過團隊細分,專門跟蹤客戶的需求。
最后,產品供應效率。雞蛋是活體產品,保質期短,消費者追求“新鮮”,正大、圣迪樂村等品牌商通過產銷一體化的方式,繞過流通環節層層貿易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提高了供應效率。但隨著新零售的滲透,即時派送類生鮮平臺的出現對蛋企的供應鏈體系、產品供應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束語
雞蛋本身初級農產品屬性短期內還看不到變化的可能,與米、面等糧食產品一樣,行業進入壁壘不高。對蛋企來說,向行業龍頭品牌進化,首先要解決規?;蜆藴驶膯栴}。
(1) 市場與業務的規?;?、標準化,要求對下游終端市場和消費場景做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市場對于雞蛋的產品品類、產品形態等需求更加多元化,無論是包裝蛋、品牌蛋、蛋制品等,都一定是蛋企基于對市場的深入分析而進行的業務選擇。
(2) 生產與供應鏈的規?;?、標準化,對養殖端進行更精細化的管控。雞蛋的品牌化、標準化背后,是對產品品質的更高訴求,對于蛋企來說,就需要建立起養殖端關鍵技術、核心能力領先優勢。
(3) 組織內部管理的規?;?、標準化,組織運行高效協同、內部管理精細有序。規模企業之所以比散戶抗風險的能力更強,與其自身的精細化管理體系、組織機制密不可分,這也是規模企業與散戶建立壁壘的最有效手段。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