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出版物
【手把手打造專業HR】年終獎(上篇)| 今年的年終獎怎么發,你想好了嗎?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3-01-05
【概要描述】年關將近,年終獎成為打工人繞不開的話題,也是HR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年終獎怎么發,才能既體現公司格局,又能最大程度實現激勵員工的目的??佐佑《手把手打造專業HR系列》更新年終獎上、下篇,分別圍繞“年終獎怎么發”及“年終獎發多少”,為即將操盤年終獎的HR伙伴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幫助。?組織層面:年終獎金切塊思路?1.公司層面通常會切哪幾類獎金包,各自導向是什么??雖然獎金激勵的對象是個人,但激勵方案
【手把手打造專業HR】年終獎(上篇)| 今年的年終獎怎么發,你想好了嗎?
【概要描述】年關將近,年終獎成為打工人繞不開的話題,也是HR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年終獎怎么發,才能既體現公司格局,又能最大程度實現激勵員工的目的??佐佑《手把手打造專業HR系列》更新年終獎上、下篇,分別圍繞“年終獎怎么發”及“年終獎發多少”,為即將操盤年終獎的HR伙伴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幫助。?組織層面:年終獎金切塊思路?1.公司層面通常會切哪幾類獎金包,各自導向是什么??雖然獎金激勵的對象是個人,但激勵方案
- 分類:全部研究
- 發布時間:2023-01-05
前言
年關將近,年終獎成為打工人繞不開的話題,也是HR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年終獎怎么發,才能既體現公司格局,又能最大程度實現激勵員工的目的?
佐佑《手把手打造專業HR系列》更新年終獎上、下篇,分別圍繞“年終獎怎么發”及“年終獎發多少”,為即將操盤年終獎的HR伙伴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幫助。
組織層面:年終獎金切塊思路
1.公司層面通常會切哪幾類獎金包,各自導向是什么?
雖然獎金激勵的對象是個人,但激勵方案的設計應當是自上而下的、體系性的。如果缺少組織層面的設計,對于發展迅速、或非單一業務的企業來說,易導致各業務板塊/單元之間各自為戰,無法拉通資源、形成合力,可能會造成個人年終獎金數額不少,但公司總體業績卻沒有達成目標的情況。
通常來說,根據不同激勵導向、管理理念,公司年終獎金大致分為與業績/績效掛鉤的經營獎金包、專項激勵獎金包、公司重大戰略獎金包等,每類獎金包也會按照各單元/部門/項目不同業務特點,差異化設置具體核算方法。
具體而言,經營獎金包強調獎金回報來源于組織的實際業績和價值創造,員工能夠從經營結果中獲取外部收益,提倡“共創共享”,激勵員工追求卓越業績;戰略獎金包用于獎勵完成戰略清單中任務的部門或個人,利于牽引新技術、新業務投入,也經常通過這種方式促成一些變革項目、達成公司級中長期目標;專項獎金包用于獎勵階段性目標達成,是一種定向、專項激勵。戰略獎金包與專項獎金包在不同公司會有個性化設計,有時統稱為專項激勵,同行業的企業相互間有借鑒作用。
2.經營獎金包如何實現與績效掛鉤,有哪些模式?
(1)基于績效的模式
組織經營獎金包=F(人數,目標獎金,KPI達成)
這種模式下,組織獎金包的總額與部門人數、部門業績完成情況強關聯??冃И劷鹬谱蠲黠@的好處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獎金基數(一般為個人N倍月工資),企業在招聘的時候能夠提供給候選人一個大概的年薪區間,較好談薪,有利于吸引到優秀人才。
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一是部門獎金包額度與部門人數相關,人數多獎金基數就大,部門就失去了減員增效的動力;二是獎金系數取決于部門KPI達成情況,容易導致部門在年初制定目標時就會相對保守,不敢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
(2)基于貢獻的模式
組織經營獎金包=F(靶心指標)
這種模式下,指標的設置最為關鍵,須選取當前企業核心關注的、最能體現戰略目標的靶心指標。指標類型、權重要考慮差異化,采用 “一階段一策略”、“一區域一策略”,例如,對于發展期企業,營收、利潤是獎金包的決定要素;對于成熟期企業,利潤、成本、體現規模的指標(如營收/產量/銷量等)是要求重點。
這種模式與業績關聯性更強,便于企業做大激勵彈性空間,讓沖鋒陷陣的人、讓奮斗者,獲得合理回報和足夠激勵,充分拉開績優者與后進者的薪酬回報差距,形成良性的賽馬機制。
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對員工來保障性不是很強,如果業績完成不佳,可能一分業績獎都提不到;而且企業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薪酬水平供候選人參考,招聘面臨困難。
注:對于能夠獨立核算的經營單元,可參照子公司工資總額管理思路,采用“工資包干”模式:以靶心指標達成情況決定經營單元內部所有人員薪酬總額,通過減員(減少固定部分發放額度)或增效(做出卓越業績,做大薪酬總包),獲取更多業績激勵獎金。
示例:某公司事業部年終獎金激勵組合方式:采用“組織獎金包=靶心指標×調節指標+定向指標”方式,根據戰略解碼,確定各事業部級別,針對不同業務場景設計指標:
靶心指標聚焦部門核心價值創造;調節指標牽引關注長期行為、避免短視;定向指標落實重點/專項任務,導向把控結果、關注過程。
3.各類專項激勵如何設置,有哪些思路?
專項激勵旨在獎勵公司在戰略推進與落地過程中關鍵事件的達成,是充分發揮薪酬指揮棒作用的體現。專項激勵的獎項設置可以從以下五個維度考慮:
(1)在戰略里程碑方面,通過分解公司戰略任務,確定重大里程碑事件,根據完成情況進行激勵,如設置扭虧為盈、重大經營突破、降本增效等里程碑。
(2)在市場拓展方面,可以根據重點團隊在關鍵行業、關鍵客戶的突破上設置專項,如市場萌芽獎、大單獎、業績提成等。
(3)在科技創新方面,可以根據重點團隊在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攻關、專業能力沉淀等方面達成顯著成效進行專項獎勵。當然,核心期刊論文、專利、各類科技成果及行業獎項也都可以在獎勵范圍。
(4)在管理創新方面,針對通過管理創新手段提升管理效能、提升內部運營效率,或做出其他特別貢獻的事件,也可以設置專項激勵。
(5)在文化氛圍方面,在價值體系創造與文化承接落實方面,擇優選拔出最能體現企業文化各類特征的團隊/個人,給予精神及物質專項激勵。
注:納入獎勵范圍的項目需按照項目管理相關規定開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嚴格規范項目/任務申報與立項流程,積極開展過程管控,實施項目/任務后評估,確定各項目獎金額度;如項目未申報但獲得有含金量的獎項,可進行補充申報。
個人層面:年終獎金分配思路
4.個人獎金怎么設計,獎金包如何分配到人?
分配模式一:團隊作戰/項目制
知識型工作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多以團隊作戰,很難獨立計算個人產出,最終的價值是實現項目或團隊的目標。一般情況下,業績激勵獎金、或專項激勵中項目類型的獎金會涉及“團隊—個人”二次分配。
獎金分配導向實績、注重價值,通常,可從項目角色或職級維度來設置價值貢獻系數區間:
思路1:角色定區間,貢獻定系數:
對于希望實現完全“去職級化”激勵的部門,通常以個人角色類型+價值貢獻結果作為分配依據進行二次分配,強調獎金給事而不是給人和職級,牽引員工積極參與項目并創造價值。
角色定區間:在團隊/項目內部,通常劃分項目負責人、項目核心成員、一般項目成員三類角色,差異化設置系數區間,不同角色貢獻系數區間部分重疊,主要責任承擔者的系數區間整體上高于一般責任人。
示例:三類角色系數浮動區間:

貢獻定系數:個人角色貢獻系數由直接上級根據員工投入程度、工作質量與效率、價值產出確定。對于在團隊中表現不佳、工作貢獻度低、或出現重大錯誤的成員,可直接取消角色激勵。
個人最終定向激勵額度由個人在項目中的系數占比決定,計算公式為:

思路2:職級定區間,績效定系數
通常,也有很多部門在二次分配時,考慮到職級因素,即給每個職級設置獎金系數區間,再根據員工個人績效結果、實際價值貢獻等確定個人分配系數。通過不同職級系數區間重疊、拉大區間彈性等方式,適當拉開績優者與后進者之間差距,優化職級作為唯一依據的獎金分配方式,讓能力強、貢獻大的員工獲得與付出匹配的獎勵。這種方式相對溫和,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人員的能力與職級要求是匹配的,這對企業的職級發展、晉升系統都是較大挑戰。
佐佑認為,這種方式下,高職級員工系數區間重疊度不應過大,且原則上職級越高,獎金分配系數起始值、區間跨度也越大,充分體現高價值、高能力者責任差異。如初級專家的業績貢獻總是高于中級專家,需要通過較大重疊度解決付出與回報正相關問題,其實應該審視企業的晉升體系、任職資格要求是否出現了問題。
但是對于低職級人員,尤其是技能類(操作類)、服務類員工,完全可拉大區間重疊度,或直接采用去職級化分配,讓需要快速成長的人員發展不再依賴崗位晉升,能力者可跳出職級限制,承擔更高角色,從而盤活組織與人才,促進良性循環。
分配模式二:個人提成制
提成制多用于銷售系統,且多被初創企業所采用,因為這個階段的銷售更依賴與個人的努力。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單一業務提成的方式容易導致員工為了實現短期戰績,而破壞一些有利于長期發展的因素;且激勵機制的指揮棒也無法發揮“指哪打哪”的作用,公司不能聚焦產品結構、品牌等一些長期增加土壤肥力的因素。這種模式對短期內提升業績指標有效,但不長久,可以通過適當加入調節因素來牽引目標方向。即:

分配模式三:目標獎金/年薪制
目標獎金/年薪制類似于組織層面基于績效的模式,即設定一個獎金/年薪基數,拿到的獎金數額與目標完成情況(一般為員工績效考核結果)有關。
互聯網公司通常的說法是“十三薪”或“N倍月薪”作為個人獎金基數。業務體系有直接的業績貢獻,采用目標獎金制;職能人員可從服務的部門中分享獎金,采用目標年薪制。
系統考慮:年終獎金發放合理性
5.怎么保證自下而上生成的獎金總額不超過自上而下可分配的獎金包?
有三種思路可供參考、選擇、組合:
思路一:獎金兌換機制
各層都生成獎金包后,在需要核包的層面設置同比例放大或縮小的兌換機制,保證人員的獎金和不超過公司總包。這種方式是數學邏輯,計算簡單,但等比例縮減會讓貢獻較大部門產生“不公平”心理。
思路二:保障封頂+剩余調節機制
不考慮人員變動的情況下,當部門獎金包增幅大于公司當年工資總額增幅時,以工資總額增幅為獎金包增幅上限核發獎金。
當部分部門獎金包增幅未達工資總額增幅時,會出現工資總額結余情況。對于這部分獎金額度,公司可統籌資源,傾斜給本年度業績貢獻較大業務部門。
思路三:精細測算+動態調整
有些企業認為,無論是兌換還是封頂,都會讓員工覺得做再多拿到手的還是要打折扣,激勵性受限。因此,一些企業在設計層面就會避免兌換的問題,即通過測算、定期調整計提比例,保證部門生成獎金不會超過公司層面獎金包。其實總包的封頂紅線依然存在,但這種方式會減少員工對總包限制的關注。比較明顯的弊端是對測算的要求比較高,可能每年都要根據實際業績調整計提比例,員工感知不穩定。
思路四:增加調節權
公司層面應掌握獎金最終調節權,根據企業戰略或實際情況,對因為不可抗力造成業績不理想的部門進行合理調節、削峰填谷,以維持企業內部業務板塊之間的平衡。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
?1998-2021 版權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40821號-3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北京